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人民公安报】雅安名山:多举措探索高质量执法路径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本报记者 谭广涛 张佳怡 通讯员  王沛潇

“摩托车是那天凌晨我在蒙顶山大道旁骑走的。”8月22日,随着犯罪嫌疑人廖某的供述,四川省雅安市公安局名山区分局蒙阳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半个月前发生的摩托车盗窃案。在法制员全程指导下,办案民警高效收集证据、制作讯问笔录,仅用5小时便完成全部侦办工作。案件的高效规范办理,正是名山公安在高质量执法路径上不断探索的成果。

近年来,名山区分局因地制宜,不断探索高质量执法路径,助推执法规范化工作提档升级。2021年以来,名山区分局连续4年被评为四川省执法质量优秀县级公安机关。

精心部署

构建全流程监督闭环

既要为民警减负,更要为执法赋能提效,围绕这一目标,名山区分局构建完善“一体布局、多维贯通、立体循环”的执法办案体系。同时通过出台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规范、搭建“1+7”(1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7个派出所案管室)管理体系,对执法活动开展不间断、视频化全流程监督,推动执法办案“研审同步、动态跟踪、闭环管理”。

“办理这起案件,必须客观还原被害人所处环境,准确判断其是否存在被暴力胁迫的情形,进而作出客观评价。”7月18日,分局主要领导抽取了一起刑事案件进行评查并提出指导意见。办案民警接受案件评议后,及时调整执法思路,最终,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批准逮捕。

去年5月以来,名山区分局完善了规范执法监督机制,局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巡评督”、专业警种牵头“督管服”、基层部门全链“盯推改”,同步配套“一案一考一评”机制,实现警情、立案、办案闭环管理。截至今年8月,该局共评查案件110余件,组织复盘学习4次。此外,他们还组建了警情、案件巡查专班,对全局警情、案件开展双线巡查,累计发布法制提醒360余次,有效杜绝不规范执法问题发生。

机制牵引

合成会商提升执法水平

面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名山区分局构建主侦部门提出问题、全局案侦部门共同参与解题的合成化会商模式,推动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处理由个人决定向合成会商转变。

今年2月,名山区分局在自查中发现一起存在瑕疵的行政案件,立即启动会商机制,刑侦、治安、法制等部门开展多轮次集体会商,最终主动纠错,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4月,名山区分局建立诉前审查中心,配置常驻公职律师1名、轮岗民警8名;6月,2名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民警调入法制大队。该局采用配齐一套人员运行、完善一系列制度规范、列出一张清单审查、制定一张表格评估的“四个一”模式,对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进行诉前审查,实现程序合法、执法权威得到保障。

同时,名山区分局研究制定了《法制员管理办法(试行)》,选任11名派驻法制员、8名兼职法制员。该局围绕卷宗管理、案件审核、案件评查、法律指导、场所管理等,对法制员实行积分评价管理,根据积分结果评选“法制之星”并推荐表彰,此举充分调动了法制员的积极性,形成了“执法办案有人管、案件质量有人盯”的良性循环。

场景运用

强化培训提升执法素养

“参加了这次的红蓝对抗演练,我在‘做精品、办铁案’上又积累了经验,在以后的案件办理中会更加注重取证程序合法、证据链条完整。”刚参加完庭审质证模拟演练的侦查员王显琪感慨地说。6月,名山区分局组织基层民警、公职律师、法制员等,以“高某寻衅滋事案”等真实案件为例,模拟从侦查取证到庭审举证、质证、辩论的全过程。基层民警感受到庭审的严肃氛围和辩方的犀利质询,积累了宝贵的出庭经验。

除了模拟演练,名山区分局还制定全警年度培训计划,分批次、高频率开展法制练兵,持续提升民警法治意识和专业素养。分局实施“启航”计划,让新警在城区派出所跟班学习,落实“一对一”师徒“传帮带”机制,分局主要领导紧盯新警学习成长情况,切实为新警扣好规范执法的“第一粒扣子”。

在提升执法能力的同时,名山区分局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优化“打防管控治服”各项举措,向规范执法、高质量执法跨越发展。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1 gaj.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30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72 蜀ICP备10202203号-1
联系电话:0835-2308325
主办:雅安市公安局